有一天,买菜路上的药店免费测血压。你想,来都来了,不如测一个血压。结果,突然测出血压170/98!当店员告诉你血压有点高,可能是高血压。
你是否也会一脸懵逼地说“我!高血压?高血压!我?”然后摇摇双手,风轻云淡地走开了,心里面反复告诉自己:“不可能,不可能!我头不晕,心不慌,怎么可能有高血压!”


高血压是什么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管内压力升高而引起一系列问题的心血管疾病。
这个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它到底有多常见呢?根据多项研究显示,高血压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在27.9%,8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约90%以上都有高血压。
高血压会给心脏、血管带来一系列影响,还会引起大脑、肾脏等器官病变,甚至引起这些器官功能衰竭。
高血压的标准
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在医院诊室非同一日三次测量血压值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就可诊断高血压。
而家庭自测血压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就要考虑高血压了。如果自测血压高于这个值就要赶紧找医生看看到底有没有高血压,需不需要吃降压药。
理想血压值应该高压小于120mmHg,低压小于80mmHg

高压120mmHg—139mmHg,低压80mmHg—89mmHg就算血压偏高了,但还不算病,这时需要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调整干预,防止血压进一步升高。
高压140mmHg—159mmHg,低压90mmHg—99mmHg,属于1级高血压。
高压160mmHg—179mmHg,低压100mmHg—109mmHg,属于2级高血压。
高压大于等于180mmHg,低压大于等于110mmHg,属于3级高血压。
级数越高越危险。
高压140mmHg—159mmHg,低压90mmHg—99mmHg,属于1级高血压。
高压160mmHg—179mmHg,低压100mmHg—109mmHg,属于2级高血压。
高压大于等于180mmHg,低压大于等于110mmHg,属于3级高血压。
级数越高越危险。
这七类人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根据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及现有研究来看,目前高血压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7类:
1.有高血压家族史,尤其是父母患高血压的人;
2.爱吃大鱼大肉、高盐、高脂肪食物的人群;
3.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的人;
4.抽烟、喝酒的人;
5.劳累、精神紧张、爱生气的人;
6.长期服用避孕药的人;
7.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人。
高血压常见的认知误区
★1.吃了降压药测得血压正常,那就是高血压治好了,不需要再吃药了。
答:要知道血压正常是因为吃了药,在药物作用下降低了血压,停药血压又会恢复原样,而且间断的服药会导致血压波动大,这样更容易发生其他器官的损伤。不过也有部分患者因为心脏功能降低,而自动出现血压下降,血压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总的来说,如何服药、是否停药都需要医生的评估。
★2.什么药都不如吃芹菜、木耳、喝茶、玉米须熬水喝管用,包治高血压。
答:新鲜的蔬菜水果含钾盐丰富,对于降压有一定好处,但是单靠吃菜喝水降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血压高了该吃的药还是得吃。
高血压常见的认知误区
★1.吃了降压药测得血压正常,那就是高血压治好了,不需要再吃药了。
答:要知道血压正常是因为吃了药,在药物作用下降低了血压,停药血压又会恢复原样,而且间断的服药会导致血压波动大,这样更容易发生其他器官的损伤。不过也有部分患者因为心脏功能降低,而自动出现血压下降,血压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总的来说,如何服药、是否停药都需要医生的评估。
★2.什么药都不如吃芹菜、木耳、喝茶、玉米须熬水喝管用,包治高血压。
答:新鲜的蔬菜水果含钾盐丰富,对于降压有一定好处,但是单靠吃菜喝水降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血压高了该吃的药还是得吃。

★3.没有头晕、头痛、头胀、胸痛、心悸等症状就没有高血压,就不可能有高血压。
答:高血压大多起病缓慢,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数人是在测量血压时或
者发生了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被发现。有些人也可以出现头晕、头痛、颈部发紧、疲劳、心悸等症状,重的也可以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但都没有特异性,所以不是一定要有症状才有高血压。
★4.只要不测血压那就没有高血压,高血压都是测出来的。
答:这就不要自己骗自己了,难道钱包里没有钱是因为打开看了看钱包吗?

★5.测的血压高的时候才用吃降压药,高血压药哪用天天吃。
答:降压讲求的是缓慢、平稳控制血压,没测血压的时候也可能高,不规律的服药会使血压骤升骤降。
高血压如何治疗
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在改变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需要根据血压情况,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这些都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并长期规律监测血压情况。
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在改变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需要根据血压情况,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这些都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并长期规律监测血压情况。
预防高血压做好这四件事
1.减轻体重。体重降低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血脂异常、左心室肥厚,好处多多,所以该减肥的要减肥哦~

2.戒烟、限酒。当然,不喝酒更好。
3.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腊肉、香肠、火锅、串串、烧烤能少吃就尽量少吃了。
4.规律运动,每天跑跑步、游游泳、练练瑜伽、打打拳,生活美滋滋。
5.心情要好,跟谁过不去都不要跟自己过不去。
医生简介

宋 丽
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内科临床工作5余年。
擅长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是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