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丨连续咳嗽、咳痰两周还不好?警惕这种疾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浏览: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即“肺痨”),也可累及其他器官。
肺结核曾被称为“白色瘟疫”,至今仍是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
早发现、早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治愈!

肺结核警惕这些症状!

若出现以下症状持续2周以上,请及时就医:
长期咳嗽、咳痰(可能带血丝);
低热、盗汗(尤其是夜间);
胸痛、乏力、体重下降。
※注意:部分感染者无显著症状(潜伏感染),但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发病。

肺结核传播途径:空气是“元凶”

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带菌飞沫漂浮在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可能感染。

肺结核预防关键:
切断传播链

接种疫苗: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降低重症风险)。
通风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佩戴口罩:接触疑似患者时佩戴医用口罩。
阻断传播:确诊患者应遵医嘱隔离治疗,佩戴口罩并避免去人群密集处。
增强免疫: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免疫力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需要加强防护。

肺结核需规范用药6至8个月

肺结核需规范用药6至8个月,绝大多数患者可治愈。
请勿擅自停药,擅自停药易导致耐药性。
若出现疑似症状,请立即到定点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密切接触者需要接受结核菌素试验等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