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不容小觑!市四医院医师:注意肺癌的早期信号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1日 浏览:

2023年4月15-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全民参与防癌抗癌。
肺癌是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新发肺癌为82.8万例,发病率为58.89/10万,死亡例数65.7万,死亡率为47.51/10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区域差异,东北部最高,其次为西南部、中部、东部、北部、南部,西北部最低。我国肺癌死亡率在44岁以前的人群中处于较低水平,45岁以后快速上升,80~84岁达到峰值,其后有所下降。
 
今天,市四医院呼吸内科李小燕主治医师带您一起认识肺癌,识别肺癌的早期信号,做好肺癌的早期筛查。
注意肺癌的早期信号!
 
肺癌是发展较为隐匿的疾病,在早期并不一定有典型的咳嗽、咯血、胸痛、喘息等症状。肺癌早期多数在体检时发现,比如发现肺部结节。但是并非所有的肺结节都是肺癌的前奏,大量数据证实大部分结节为良性结节,即使是恶性结节,只要早发现、早治疗,仍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
少数肺癌患者可能出现并非由肿瘤直接侵犯或转移引起的症状,又称副癌综合征,常表现为胸部以外的脏器症状。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症状:
骨关节病变:杵状指、肥大性骨关节病;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低钠血症等;
神经肌肉功能异常:出现大脑病变,比如痴呆。出现幻觉等精神障碍。出现肌肉系统病变,比如皮肌炎。
 
这几类人群需进行肺癌筛查
据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年版)推荐,如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建议参加肺癌筛查:
1.年龄≥45岁;
2.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①吸烟史:吸烟≥20包年(吸烟≥400支/年,或曾经吸烟≥400支/年,戒烟时间<15年);
②二手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二手烟暴露显著增加肺癌发生风险;
③有长期职业致癌物暴露史:长期接触氡、砷、铍、铬及其化合物,石棉,氛甲醚,二氧化硅,以及焦炉逸散物和煤烟等肺癌致癌物;
④个人肿瘤史:既往罹患其他恶性肿瘤可能携带异常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能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⑤一级、二级亲属患肺癌;
⑥慢性肺部疾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肺纤维化等。
 
筛查肺癌的手段有哪些?
 
首选LDCT(低剂量CT):据我国开展的社区肺癌筛查研究显示,由LDCT(低剂量CT)检出确诊病例中,94.1%均为IA-IB期肺癌,绝大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可通过手术等局部治疗根治疾病;
对于可疑气道病变(比如:管腔闭塞、管腔狭窄、管壁不规则及管壁增厚;与支气管关系密切的肺门异常软组织影;可疑阻塞性炎症、肺不张及支气管黏液栓等),建议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筛查频率:肺癌筛查的间隔时间为1年。
经常炒菜会不会得肺癌?
炒菜做饭时,如果没有过多的油烟,一般不会引起肺癌。如果在炒菜的过程中,空间封闭,油烟浓度过高,使用柴火、木炭或煤炭等,吸入大量油烟或烟雾,则会导致DNA损伤或癌变。建议做饭时开启抽油烟机,少爆炒少油炸。
二手烟会导致肺癌吗?
被动吸烟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二手烟中含有多种挥发性的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苯并芘以及焦油等。长时间吸二手烟,其中的有害物质会对肺部造成一定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得肺癌的几率。戒烟利人利己,呼吁吸烟者们从熄灭手中的香烟开始,一同共建共享无烟环境,让生活更健康。
 
医生简介
李小燕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从事内科学专业临床工作15年,熟悉并掌握内科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主攻呼吸与危重医学、肿瘤内科学、肿瘤姑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