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日常通报
2月14日,我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系昨日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订正),新增出院1例。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截至2月14日24时,我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82例(其中境外输入791例),累计出院957例,死亡3例,其余22例确诊病例正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全市现有33例无症状感染者正在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确诊病例:中国籍。从埃及出发,于2月12日飞抵成都入境。2月13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2月14日订正为确诊病例。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
无症状感染者1:中国籍。从新加坡出发,于2月9日飞抵成都入境。
无症状感染者2:中国籍。从新加坡出发,于2月9日飞抵成都入境。
上述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居住的隔离点环境已进行消毒,密接人员均处于隔离观察状态,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注意!
复工开学,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它
返岗复工、开学返校,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及时做核酸!
近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蔓延,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多地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我省是人口大省和旅游大省,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一方面春节期间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和旅游人员从全国各地回(来)到四川,另一方面节后也会有大量人员从省外返回四川,再就是春节期间聚餐、聚会等各种聚集性活动频繁,人员流动性、聚集性的大幅增加,导致疫情传播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在全国各地的防疫政策中,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早发现的主要手段,它可以直接找到病毒存在的证据,是及时发现传染源,从而阻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蔓延的必要之举。因此,为降低节后疫情传播的风险,确保不发生聚集性疫情,保障大家的安全,让大家可以开开心心返岗、安安心心上班、放放心心上学,及时测核酸是很有必要的。
哪些岗位返岗时
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高风险岗位
海关、边检、口岸一线工作人员,航空服务人员,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工作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高风险岗位人员返岗时应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岗返工后24小时内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如不能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需在返岗返工后进行3天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
重点岗位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市场监管系统一线工作人员、疾控机构工作人员、农贸(集贸)市场及超市从业人员(不包括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外卖、邮政、快递等服务业从业人员、国内交通运输行业人员、基层疫情防控协查人员、旅游景区景点及歌舞游艺休闲娱乐场所服务人员等重点岗位返岗返工人员应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不能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需在返岗返工后24小时内进行1次核酸检测。
哪些人员返校
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月11日,经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同意,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从严做好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返校要求,部署开学工作。
全省普通高校师生员工持报到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校;如不能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需在返校后24小时内进行1次核酸检测。
全省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师生员工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的家人14天内无省外旅居史、无与省外返川人员密切接触史的,持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校,由学校查验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的家人的行程码后,可不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全省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师生员工本人或其共同居住的家人14天内有省外旅居史、有与省外返川人员密切接触史的,返校时应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不能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需在返校后24小时内进行1次核酸检测。
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后勤管理、临聘辅助等重点岗位人员,需持报到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校,学校要加强对其开展常态化核酸抽样监测。
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要主动配合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和疾控机构,认真落实对师生员工的常态化核酸抽样监测工作。
目前我市54家医疗机构均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如有需要请佩戴好口罩,选择就近机构接受检测:
返岗复工
还有这些事需要注意
上下班时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可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对手机、钥匙等可能被污染的随身物品进行擦拭消毒,到单位或回到家中后要第一时间洗手;下班后尽量少参加聚会和集体活动,不去人员密集场所。
工作时
多人一起工作、翻阅文件资料、参加会议、接待外来人员时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接触,礼貌拒绝握手、拥抱等身体接触,以点头礼代替,并尽量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工作区域要保持清洁,每日通风3次以上,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个人保暖;进入会议室先洗手消毒;会议期间、结束后多开窗通风;如条件允许,开会时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就座。
用餐时
错峰用餐,避免扎堆用餐;尽量采用分餐制,如不能则要配备公筷公勺;用餐前后务必认真清洗双手,用餐时尽量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健康成都官微综合成都社治、四川疾控